4月23日,在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举办地湖南长沙召开的高分卫星气象行业应用研讨会暨风云五号气象卫星需求论证启动会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八院与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签署风云五号卫星系列需求论证合作备忘录,约定充分发挥双方的业务优势,在双方合作互补的前提下,有序推进风云五号卫星系列的应用需求论证,建立星地一体化指标体系,研究载荷配置方案,推进有效载荷和卫星平台方案可行性论证。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于新文,国家国防科工局、航天科技集团相关领导参加会议。
作为未来接替风云三号卫星的低轨气象卫星,风云五号卫星系列包括综合观测卫星、专用观测卫星和应急极端天气监测星座群等。
其中,综合观测卫星对气象、气候重点关注的大气温、湿、压、风、云、成分、空间天气等全要素进行综合观测;专用观测卫星对单一要素采用综合手段进行高精度探测,围绕降水、风、云、成分等中的某单一要素采用多种观测手段进行高精度探测;应急极端天气监测星座群针对突发灾害、极端天气高时效观测。
为满足风云五号卫星应用需求,作为气象卫星抓总研制单位,八院需要研制多源大扰动条件下的高精度高稳定性零漂移卫星平台,以及高精度、高稳定性、长寿命的有效载荷,支撑中国气象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推动航天强国、气象强国建设。
据与会专家介绍,预计到2035年,风云五号卫星系列将全面替代和扩展目前在役的风云三号卫星系列,形成由“晨昏星 上午星 下午星”组网运行的综合观测卫星和由降水测量卫星等组成的专业测量卫星,并辅以应急极端天气卫星星座等,形成全要素、高精度、高稳定性的新型低轨气象卫星体系。
中国气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利用我国气象卫星体系高低轨共有的天然优势,建立高低轨卫星探测数据传输信道,在面临如大暴雨、龙卷风、森林火灾等突发性气象事件时,可实现突发性气象事件的数据高时效广播和分发,将天气预报准确地推送到所在区域的个人用户移动终端。(赵聪)